最近有时候看到短视频平台一些北漂月薪从四五千到两三万的心态变化,对号入座的时候有一些触动,讲一讲我的这个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一些思考。

大学之前,每个月都是老爸给我发生活费。我从小花钱就不算大手大脚,老爸也比较放心,基本上没钱了就会和老爸说,老爸基本来者不拒,只会偶尔还问问钱会不会不够花,不要花的太省,有时候要多和朋友出去吃吃饭,不能太抠门之类的。就算这样,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感觉充实且内心平静。

刚实习的时候,拿着一个月2800加上房补1400,总共4200的钱,除去租房的1700,每个月基本大部分都吃饭堂,偶尔出去吃顿好的改善下生活,基本上已经能自给自足了。那时候消费的观念还停留在学生时代,记得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小欧文说有一家奶茶店叫八一三,特别好喝,然后一起去了,一杯花了30多块钱,当时绝对震惊了,大学一杯几块钱的奶茶都觉得很香了,突然一下发现,原来奶茶还有30多块钱的,居然还能这么热门,生意这么好,太不可思议了。那时候其实基本已经自给自足了,基本没怎么和家里拿钱了,虽然过得朴素,但是那时并没有绝对朴素,从大学一路过来,觉得也是比较正常,可能是朴素惯了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觉得每天都很开心。

后来正式入职了,一个月拿着1万出头的工资,扣完税公积金什么的到手也有七八千。比实习的时候收入多了不少,但花销也大了一些,一方面来自于租房和交通略有升级,另一方面消费也略有升级,有时候会改善型地去吃一吃人均100多的餐厅了。所以算下来基本每个月也没存下多少钱。老爸倒是还一如既往,偶尔问问我钱会不会不够花,不够花就告诉他,他打点钱给我。不过一直我都说不用,后来也就没再问了。确实够花,只是没剩多少。

尽管如此,和周围的同事和朋友的消费水平还是有一些落差,看着他们有时候动辄几千上万的包包,或者随随便便就开着几十万的车,那时候觉得,遥不可及。那时候骨子里还是有一种勤俭节约的心态。印象很深刻的有一次,我和老猪去吃了一顿烧肉,那时候觉得特别贵,我们吃了人均两百几,还没吃饱,但是不敢继续点了。那天我特别特别焦虑,吃完心情很差,一方面吃的感受并没有我设想的人均200多块钱的高级感,确实也就普普通通,算是正常的“不错”,另一方面我感觉似乎这样的消费已经理所当然,但明显这样的收入水平来支撑这样的消费水平是有点吃力的。一边还想着慢慢存下一点钱,另一边消费越来越高让存钱计划越来越遥远。心理开始有一些矛盾了。

心理的矛盾其实来自于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于同龄人的对比,对比很多家庭富裕的同龄人同事,例如小欧文,小恒,他们每个月都月光,似乎理所当然,殷实的家庭条件确实足矣支撑他们这样的心态,想买房随时可以买,甚至是说不用买,买车也一样,随随便便就换一辆奔驰的跑车,也没有什么压力。而我就不同,虽然那时候觉得买房是一件离我特别遥远的事情,但是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执念,觉得别人办得到的事情,我也办得到,起码不会落后他人,不甘心做那后50%的人,可能是从小到大的一种心态吧。也确实从来没有落后过,所以可以说是不服输,也可以说是不甘心。另一方面压力来自于对未来的迷茫感,看不到买房的希望,就不知道未来到底会何去何从,买不了房也许就不会在深圳定居,回老家的话又不知道如何起步,也没有勇气做出如此大落差的转变。那段时间是很矛盾很迷茫的,其实从收入来看,工资也稳步提升,在同龄人中处于中游偏上的水平,从工作来看,也相对比较顺利,leader比较照顾,做的事情也算是比较有收获,不会很坑。甚至一定程度来说,这份工作给我的成就感以及优越感是很高的,这部分主要来自于客户,我可以跨阶级地和各种大佬对话,畅谈他们很多作为一个过来人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他们现在这样的位置。他们羡慕的,以及看中的东西,一部分确实是我所拥有的,这种内心的满足感确实也是很高的。

所以这个阶段,内心的焦虑,迷茫,但又优越,满足,交织在一起,十分矛盾,迷茫。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我的状态已经是他们所向往的,但可能就是因为看的更远了,就更知道前方的路还有多长。

有一句话说得挺对的,是否满足取决于预期有多高。这段时间的表现,就完全符合这一句话的意思。

在这样焦虑不安情绪的驱使下,我开始下意识地关注几件事情和可能性:跳槽,创业,副业。

先说副业这件事情,从我骨子里,正义感始终占据在一个心灵的制高点,促使我从内心抵制很多可能会伤害到这个点的东西。可能是从小就是好孩子好学生的原因,这一点可以说是优点也可以说是缺点吧。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个阶段,摆在我面前的机会和诱惑其实非常多,但很多都是觊觎我目前岗位所带来的权力与信息。说实话,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客户和我说过,可以来合作,他们直接送钱,或者分他们的利润给我。合作的东西无非就包括帮他们投广告,或者获取一些友商的信息,等等这些对我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当然也会有一些突破权限的要求,例如额外沟通审核,在内测权限这里额外关照之类的。都有。但是说老实话,就完全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一些帮忙协作,都有客户愿意为此来送钱。无法想象这对于一个初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诱惑有多大。想一想,我当时的一个月工资拿到手也就1万出头,如果按照利润的比例换算,他们要给到我的可都至少是几十万这样的量级,随随便便就能拿到一两年年薪的好处。我全都拒绝了,拒绝的很干脆,甚至让别人觉得这个人为何如此不食人间烟火。但是我的想法很明确,而且很直接,我想要收获的是资源和尊重,这些客户可以和我平起平坐地聊事情,比拿到那几十万对我来说,重要太多了。我能感受到他们被我拒绝之后,对我的态度是尊重的,他们是能认可我的,他们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有长远理想的年轻人。这让我内心骄傲,没有后悔。

所以在选择副业的时候,我的底线就是,我不做损害到我所在公司的事情,不做任何用现有的资源和权力去换钱的事情。这件事情我自己是这样考虑的,我需要基于我目前的信息优势,去判断,以及做出优于他人的决策,来做事和赚钱。如果一旦需要和我现在的职位有产生可能的利益瓜葛,如果有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很看好的话,那我要先辞职再继续做。

这就是我的做事方式,可能和其他人相比会保守得多得多,但让我内心始终保持了一份纯粹和释然,问心无愧。曾经也有人怀疑过我在这个位置有过一些不太好的事情,这种事情我从来不做,但是不代表我不做其他人就会信任。但真的不跨越底线,在其他人有所怀疑和挑战的时候,我可以毫无顾忌地去反驳以及交流,畅谈所想。自己心理的这一关,真的太重要了,从骨子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事,改变不了。不排除我这样过于坚持底线,可能甚至反而会影响到某些其他人的利益,变成其他人的绊脚石,会想来害我。这我就管不了了,还是只求问心无愧就好了。

也因为这样的固执,在选择副业和创业方向的时候,我的可选范围其实就很窄了。但是庆幸一直保持这样的好奇心,让我终于等到了一个不错的机会,小说。

小说这件事情,最开始就是我们业务范围内想要做起来的事情,我们坚信这是一个可以成长起来的业务,所以也坚信外面的玩家是可以在这里赚到钱的。既然可以赚到钱,那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参与进来。

最开始我就是我和老T都非常看好这个行业,那时候我们就盘算着,假设我们来搞,我们需要什么资源。其实很简单,一个就是资金,一个就是公司以及公众号资源。资金盘算了一下,我俩凑一凑,勉强可以凑出20万块钱。公司的话,因为我们还在职的原因,出去注册公司其实会有一些不方便,所以我们优先想到的是老T的一个很铁的同学小D,他在深圳创业,也拿了一些融资,虽然做的事情和公众号没怎么相关,但他基本可以给我们提供到公众号,其他的东西我们做就可以了,按照小D说法,他看得很明白,他就是我们的白手套,但是具体做成什么样,我们自己承担。其实现在小D的角度,我们看出来,他是不看好我们的项目的,所以我们和他聊的那么多,最后他也不愿意参与进来,就只是考虑借我们一个壳来支持我们。谈不上不好,但是这种不信任感的感受,让我和老T都觉得,心理有一些不舒服。所以最终经过详细考虑,还是没有和他合作。

其实这件事情还有一个关键考虑因素,是我们去办理文网文资质的话,需要一个多月才能拿到,但是现在我们考虑,等一个月多,可能一开始的红利期就跟不上了,所以和小D合作,天然还有这弊端。所以我们开始在考虑有现成的资质资源的人。我想到了老Y。他是我的客户,但是当时他并没有做小说,他本身只是做营销号,还有小游戏。这是我找他的其中一个原因,一方面他自己并没有做小说,从一定程度来看,我只是和他进行资源合作,我需要他帮我创建公司来开户,以及办理文网文资质,其他的东西我并不需要他帮我们什么,换句话说,他也帮不到什么,我们还是需要凭自己的能力来做事情,研究套路,研究解决方案。所以和找其他本身有小说业务的客户是不一样的,那种就相当于人家本身投的好好的,我们掺和进来,从外人看起来总有点收保护费的意思。所以和老Y合作,是比较合适的,符合我最开始找合作的底线要求。

实际聊下来,不得不服气老Y能做到这么大的老板确实不是没有原因的,眼界确实厉害。虽然他并没有做小说,但是与生俱来的敏锐判断,让他对这件事情前瞻性地看好。而且他更一针见血地看出我们的需求点,主动承担了一部分后端运营的工作,以及资金。一开始的测试大家都是没有信心的,他主动提出测试的资金他来出,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干,亏了算他的,赚钱了一起分。这种完全的信任感和合作态度完全打破了所有顾虑,让我和老T立马决定,那就开干。当然老Y和老T是没有接触的,老Y并不知道老T的存在,这也一定程度保护了安全性。分成这里,我们也谈了一个比例,最终还是给老Y拿大头,我们拿小头,毕竟他担了最开始的风险,亏的话,可能就全是他亏的了。

没太多其他的插曲,我们就开工了,而且顺利的程度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回收的效果远超我们最初的预期,虽然一开始也投入了几十万,但是很快营收就赶上了投入,不到半个月,就收支平衡,并开始赚钱了。

接下来,依然非常顺利,盈利也从一开始一天赚几百,再到一天赚几千。稳中提升。我和老T最开始做这个项目,在和小D聊的时候,我们的预期是两个人各拿出10万块钱,看看半年后能不能翻倍。而现在实际的情况是,第一个月就赚了几万,第二个月我们就赚到了几十万,超过来最开始的预期。

很快,这个项目就达到了之前完全没预期到的高度,甚至开始超过我们的想象。连续好几个月,数据都是在增长的,积累的资金也就在呈显性增长。这时候年薪只有几十万的我,基本上这个项目每个月的收入都超过了我的年薪。积累的资金也越来越多,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然后是500万,然后是1000万。这一切来得很突然,就像一场梦一样。但是又很真实,因为我们清晰地为这里面的每一笔回报在努力着。

也许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所谓一夜暴富,就是这种感觉吧?这个项目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就让我赚到了1000万,这放在以前是多么遥不可及的数字。这是多少家庭辛苦一辈子都攒不下的数字,这对于一个参加工作还未满五年的人,确实有些梦幻。

这时候确实有点飘,这个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感,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相对于同龄人,相对于长辈,似乎都很牛逼哄哄;另一个是迷茫,说不上这份收入有多么稳定,甚至随时有可能一夜跌至谷底,未来怎么走,如何继续增值,这样的困惑也让我陷入了一种强烈的不安。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命题,以前就有想过,假设买彩票中了500万,我应该怎么花?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摆在我面前很近似的问题,我应该怎么花?我应该怎么样适当地享受,并且适当地考虑增值,保障一段时间以内的安全感。

这里我就不多展开了,因为这确实是我目前在思考的问题。就先分享心态,其实这时候确实是有点迷茫的。而且患得患失的心态会让我处于又想在旁人处炫耀,又不想公开来保持安全性这样的矛盾之中。也许算是幸福的烦恼吧。

接下来,给自己的目标,一方面是保持沉稳的心态,控制住浮躁的情绪,慢慢能安定下来心绪去思考下一步怎么走,不让自己废掉。另一方面也规划一下现有的资产应该如何配置更加合理,一方面保障一定的增值空间和机会,另一方面也做好后续创业的前置资源储备。毕竟打工是不可能一直打工的,还是需要有自己的事业,趁着年轻拼一把,现在还不怕输,也还没有那么早需要退休,不拼一把,怎么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