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读软件工程专业,都是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那我无疑是所谓的差生了。直到大三上学期,大家都在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还是一片迷茫。很难想象,我是如何熬过那段面试的时间的,回想起来,假设现在给我重新来过的机会,也许我都不一定能争取到像现在这样好的结果了。因为那时候的我,想都不敢想。

那段时间,应该是我到目前为止认识新朋友认识地最快的时间,我见证了无数个惊喜,当然也见证了无数个失落。下面分成几个阶段来讲这段时间的故事,以及这段时间所遇到的人。

目录

一、从无畏到触动(讲讲我的舍友们)

二、走上产品经理这条路(飞机的故事)

三、第一次面试(肥涛,潮州面试官)

四、摔得最痛的一跤(羊羊,小K,老王,老管)

五、不值一提的实习(小辉,水哥,一个搬箱子的故事)

六、非常感激的贵人(MV)

七、读研还是就业(老爸)

八、全力以赴的决心(zhenghao,何家成)

从无畏到触动

如果说,大学碰到的最幸运的事情,我想应该就是分到了这样的一个宿舍吧。从大一开始,他们就在成绩上遥遥领先,我好歹在高中的时候还是班里的佼佼者,但是到了大学,我竟然成了全宿舍最差的一个。尽管,其实我在大学的班里仍然是名列前茅的,只是这个宿舍,确实太厉害了。我总共有三个舍友,一个身体特别虚,整天讲究养生,什么上火的东西都不敢吃,我们叫他虚虚。一个非常瘦,1米7多的身高竟然还没有100斤,所以我们叫他瘦瘦。还有一个非常强壮,八块腹肌力大无穷,我们就叫他劲劲。

读书的各种神迹我就不一一赘述了,绩点爆表之类的。时间来到了大三,那时候大家纷纷开始找实习了。瘦瘦很早之前就在网易游戏实习,后来觉得没意思,面进了腾讯。虚虚作为一个学神级别的人物,当仍不让地拿下阿里巴巴的实习机会。劲劲技术水平没有前两者那么高,但是也毫无压力地拿下了好几家offer,最终选择了当时宣称人文关怀的美图。

而我,甚至还不知道我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做开发?以我的技术水平,完成学院的大作业倒是不成问题,但是出去面试开发,不管是当时自己做的比较多的安卓开发,还是学院基础学习的C++后台开发,都没有什么可以拿的出手的。

这时候的我十分茫然,因为我甚至不知道除了做技术,还有什么适合我的工作。

走上产品经理这条路

有一次,和飞机聊天,飞机是那时候我一个非常要好的师兄。那时候他已经在实习了,我只记得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微信”,一个是“产品”。产品?是做什么的?其实我蛮疑惑也蛮好奇的,飞机给我讲解了好久,其实我都似懂非懂,只知道大概是一种不需要打代码的工种,却又和代码有一些些联系。

关键的点在于,飞机其实有很多属性和我是类似的,这一点我很确信,他选择的,一定有他选择的道理,而且某种意义来说,很有可能也是适合我的。

所以那段时间,我百度了很多关于产品这个词汇的定义,了解了产品经理,产品策划,看了很多网络上推荐的据说和产品很相关的书籍,例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之类的。其实也许很多资料或者书籍都是比较浅层的,甚至是片面的,但是对于那时候的我,至少了解了有这样一群人,一群有想法的人,在做着这样很有创造性的东西。我开始很向往这样的工作。

第一次面试

其实那个时候,陆陆续续有很多身边的同学,靠着师兄师姐的推荐,靠着自己的探索,寻找到了一些实习的机会,腾讯,UC,网易,一个又一个的公司名称开始进入了我的世界。因为完全没有触碰过,所以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那时候的我,很向往自己也有一份实习的机会,不管是做什么的,哪怕完全不干活,至少能知道他们在干嘛,也是好的。

开始关注,也就开始有了解,身边也慢慢积累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一些走得快一些,有一些走得慢一些。大家分享着自己的一些资源,一些感想,和一些经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微信群开始疯狂地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面试机会。

虽然面试过社团,甚至在社团还面试过别人。但是找工作的面试对于我来说确实是新鲜的,甚至简历都不知道怎么写。拼拼凑凑,听了多方的建议,凑出了一份自己觉得还不错的简历,投出了我第一个岗位。

第一次面试,面的是UC的一个产品的岗位。只记得那时候是老管推荐的,他告诉了我很多关于需要面试这个岗位的信息,对于我来说真的仿佛一夜之间接触了一个新的世界。怀着憧憬和激动,我去参加了面试,当然了,很遗憾,失败了。我把面试当成了一次简单的聊天,畅所欲言的聊天,后来才知道,面试看似轻松,确实还是暗含着很多目的性的。高效率地展示自己的亮点,才是最重要的。面试官并不喜欢浪费时间来和一个在校学生扯家常。

尽管知道结果的时候很失落,但确实也是意料之中。确实是自己经验和能力的欠缺,也是自己面试经验过于单薄了。

摔得最痛的一跤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真的是非常美妙。经过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面试之后,自己也慢慢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成长。终于迎来了一个比较好的机会,腾讯校招实习生开始面试了。

飞机帮我内推的。可以说,那时候,在产品群里,大家最想要进的公司就是腾讯了。可以看到腾讯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也着实激发了很想拿下这场面试的决心。不过自己也知道,难度确实特别大,特别是,对于我这种确实没有什么实践经验的人来说。

其实那时候真的心里很没底的,又满怀着希望和未知,又不知道自己能走到哪里。

群面,感觉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准备,那天讨论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我都忘了,只记得那时候是和奕扬一组的,同组的还有璇璇。群面的时候印象深刻,奕扬当组长,组织发言,很有条理性。璇璇是那种很有想法的女生,中间贡献了很多观点。我默默地做笔记,中间参与感蛮低的,后来觉得不太好,所以最后总结的时候说得多了一些,不知道算是怎么样,群面完自己觉得可能存在感还是偏低了一些。幸好收到了下一轮面试的通知。

初面,一般我是比较害怕群面的,因为人太多了,对于我这种简历很不突出的人来说,需要刷很强的存在感,才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而我又不是那种表现欲特别强的人,其实进了初试感觉还是有一些侥幸的。初面的面试官和群面一样,都是MV,飞机和我说过,飞机的导师,人很好。初面整体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大胖子的形象。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我的学业,关于我的规划,关于我做过的项目,当然也有他很感兴趣的我运营过的公众号的一些细节。聊得算是比较顺利的,和自己准备的一样,我展现了很多我在学校社团的能力,也准备了一些我对于产品的思考。对于初面,我对自己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因为毕竟是一对一的沟通,感觉节奏可以更好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很开心,进入了下一轮。

复试,复试的面试官是晴哥,可以说是公众平台的初始团队的一员了,或者说是,公众平台的老大。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虽然平和的语气的交流,但是他问得很有针对性,已经不太像是在聊天了,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些需要思考的点,他一直和我说不要紧张,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语速稍微快了一些的原因。后面问的问题越来越无厘头了,例如他问我:假如你的女朋友因为你没钱和你分手,你会怎么办?我当时怎么回答我已经忘了,但是我记得我回答完他笑了一下,似乎觉得挺有意思的。好吧,我也觉得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还算比较轻松愉快,又进入了下一轮。

其实这里讲得很轻松,但是,到目前经历了三轮面试,已经刷掉了好多的人了,从群面,到现在,应该只剩下20%了,看似平静,其实波涛汹涌。

GM面,我有很多的朋友,过了复试(总监面)之后,就直接通知HR面试了。我其实以为这时候我已经进腾讯了,送了一口气,但是后面收到的信息确实,GM面。有一些惊讶,也有一些疑惑,还是按照面试通知来到了这里。说实话,这次面试我觉得有一些不知所措,首先来到了微信的总部,其实有一些小激动。其次之前三轮面试其实我感觉我把该讲的东西都讲了一遍了。其实那个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后来细想了一下,并不是每一轮的面试官都会给下一轮的面试官传达得特别清楚的。所以重新很有逻辑地说一遍是特别有必要的。但是那天,我有一点迷糊了,觉得越是到后面,越是应该言简意赅,但是我理解从自我介绍开始,我就没有很好地突出重点,当然,也很理所当然地,没有给面试官带来足够的兴趣。那天聊得我觉得是比较平淡的,当然其实我也可以理解GM那时候已经看中了在我之前的那个女生,所以我们后面的人进去面试,已经无足轻重了。我甚至是自我介绍完之后,差不多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面试官就已经草草地说:我看你的简历好像也没什么东西好问的了,你有什么东西要问我吗?这句话我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因为这句话确实使我当场懵逼。也不清楚是压力面试,还是说确实是如此,反正我还是希望做一下挣扎,我问了很多看起来不太有意义的问题,试图勾起话题,试图引起他的兴趣,但是看起来其实蛮徒劳的,他全程都在玩手机。

理所当然,我被刷了,止步四面。

当然,也清理之中。毕竟,现在回过头来想,那时候的我,没有任何可以说服他让他最终收留我的理由,没有任何过人的实力,进入微信团队去,确实是难上加难的。

但是确实很失落的,毕竟曾经一度看到了希望,一路摸爬滚打来到了第四轮面试,却就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失败了。

不值一提的实习

腾讯面试失利了,说实话有一些出乎我的意料。虽然一开始也并没有想太多,但是随着面试慢慢深入,我越来越有强烈的预感自己可以最终拿到offer。为了全身心专门面试,其实那段时间的所有其他的面试和投简历的机会我全都无视了,有一些不给自己留后路的意思。结果却也没想到,无路可走了,哈哈。

大公司就没太指望了,后来草草地在一个招聘会上,面试了一个小创业公司,进来了。这是一个做体感游戏和体感教育系统的公司。说实话虽然是属于和互联网搭边的,但是氛围还蛮传统的。

当时有一个比我先进来的产品,叫小辉,其实是和我同一届的,后来发现其实还是校友。小辉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人,而我,其实比较粗线条,很多事情小辉都做得尽善尽美,而且比较听话,而我,经常会去反驳领导的意见,看起来是个纨绔不灵的人,踩了很多坑。其实觉得小辉的能力并没有比我强,但是明显领导们就是更喜欢她那种类型的。也许,就叫执行力吧。说实话那时候还挺反感的,但是后来慢慢地发现,其实小辉的做法才是对的,公司又不是我的,怎么可能是我说了算,明显是领导的意见重要,我只是一个执行者,最多也就只有建议,建议不过,照做就是了。可以说,这个过程,我渐渐学会了妥协。

其实在这里待得比较压抑的,慢慢地,我学会了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当然了,可能在别人的眼里,我的地位远比我想象的要低很多。例如给我安排的这次出行,让我终生难忘。

那时候是公司要去德国有一个展会,需要运送物资去海关。有很多种东西,其中有两间机器和一个大柜子就要先运过去,刚好平常负责的那个人临时还有其他的事情,所以这个丢到我身上了。具体做什么呢,一开始我以为我只是跟着一辆货车把东西从广州运到深圳海关而已。一大早,公司十几个同事就一起出动搬这个柜子上车,确实太重了。大家都一身大汗。装填完,就只留下我跟着司机前往深圳。大夏天的,货车居然是没有空调的。司机师傅很照顾我,把风扇摇到我这边,说实话,依然满头大汗。

可怕的事情来了。去到海关,要把货卸下来。妈呀海关这边基本就没什么人,只有两个填表的大汉,看到这个大柜子,体积太大了,两个人不太好搬,就让我和司机师傅一起搬,一人搬一个角。司机师傅其实也很习惯,但是我就很措手不及了。什么?十几个人搬的东西,我们四个人能搬得动吗?

事实证明,其实只有我搬不动,当他们三个人一起用力时,我跟着用力,但是发现,只有我这边这个角没有抬起来,任凭我多用力,都抬不起来。而且因为他们也抬起来了,箱子就拼命往下压,我完全不敢松手,那时候,心都凉了,手还在下面啊,几百斤的大箱子。如果松手,我这双打羽毛球的手,这双钢琴十级的手,就要在这里废掉了吗?我仿佛已经能听到箱子崩一下落地,把我的手压扁的声音了。脑子一片空白。这时候,我旁边的司机师傅眼看着不对劲,愣是把手挪了过来,给我搭把手,相当于他把这条边三分之二都抬起来了,我终于也用尽最后的力气,跟着他们抬了过来。落地的一瞬间,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天啊,原来一个人,竟然可以这么渺小,这么微不足道。

这次出行,差点葬送了自己,差点成为了一个残疾人,结果竟然仅仅拿到一个所谓的用餐补助,25块钱一个人。没有其他额外的了。真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多余的事情就不讲了,反正这份实习也没啥好讲的。真的深深感受到了一个人的渺小,没别的了,心灰意冷,哈哈。最后实习合同到期,我就走了,他们还有做一些挽留,特别是水哥,和我说了很多,希望看看有没有办法满足我的需求的条件,让我留下来。水哥对我一直都挺好的,他是这里的技术总监,也是我的老乡,处处都挺照顾我的,也很会帮我解围。我蛮喜欢他这个朋友的,但是这家公司,真的,还是再见吧,哈哈~

非常感激的贵人

接下来讲讲MV这个人。其实在初面通过之后,MV就来加了我的微信,说实话,还没最后拿到offer,面试官就来加了我的微信,着实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甚至于让那时候的我心中有了些许膨胀。不过对于MV这个人,确实内心只有感激,也就是在他那次加我的微信,然后在微信中简单地和我说“复试加油”,让我别提有多温暖。

是的,我真的特别希望可以在那时候进入腾讯,成为MV团队的一员。其实作为一个大学应届生,心中往往没有社会中那种复杂的争夺心理,内心其实很单纯,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

后来面试失利了,我还曾一度想要看看MV能否帮我问问,是否还有机会可以进去,我争取了,但是没有用。只是后来突然有一天,那个久违了的头像突然又亮起来了。MV和我说,他离开了腾讯,出来和别人一起创业,问我要不要过去。他只是简单地说,有空可以过去,和他聊聊。

我再一次充满了无限的希望。要知道,那时候其实我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大学毕业生,正好那时候失利了腾讯的实习面试,也正好错过了很多其他的面试机会。在一家小创业公司实习的经历,说实话连我都知道基本没有办法给我的简历加分。秋招还没有开始,对于我来说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这时候找我,无疑是雪中送炭。

终于见上面,MV还是一如既往的平和,可亲。他和我讲了很多,更多的是讲他现在的一些想法和规划,还有,他希望我可以过去和他一起干。他说会把我当成腾讯的新人一样来培养,他自己亲自带我。待遇的话虽然没有办法给到腾讯那么高,但是也能有一定的竞争力。他和我说,转正后大概有八九千,看表现。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我对于MV更多的还是只有感谢,那么接下来他和我讲的东西,让我真的是由衷地充满了感激。他和我说,就算是他自己,他也认为应届生进入腾讯之类的大企业真的是非常好的事情,特别是对于个人成长非常有帮助。我不希望我也因此失去这样的机会,他建议我后续的校招依然去大胆尝试,腾讯阿里网易都可以去面试,能拿到offer还是鼓励我去大公司。如果万一最后也没有面进去,可以考虑去他那里。

真的,姿态放得这么低,相当于心甘情愿给我当备胎,这对于一个一无所有的应届生来说,真的有如神仙眷顾一般。我当时惊呆了,甚至一度认为这会不会是可怕的传销组织来欺骗我,但是他友善的态度和有理有据的客观剖析告诉我,我真的遇上了贵人。

后面大家也知道,我最后拿到了腾讯的offer,我那个时候,第一个告诉的,竟然不是我爸妈,而是第一时间告诉了MV。MV一如既往地平静,和我说“恭喜”,没有额外的说辞。但是对于我,其实不止希望和他分享这份喜悦,其实更多的,是想告诉他,我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这份恩情我记下了。如果将来有机会,我可以把这样的东西传递下去,让刚毕业的大学生,感受到社会其实并没有那么黑暗,而且,其实到处充满了阳光。

读研还是就业

这个问题其实在我还不知道有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时候,还是蛮纠结的。但是当我更细致地了解这个行业,了解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最后坚定了自己不走技术路线的想法的时候,其实从本质上,我也就放弃了读研的这条路。其实很明显,作为一个产品经理,经验和经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实践,读研只能增加软件开发相关的理论和技能,对于我来说,显然是多余的,甚至是说,有些浪费时间了。

当然,当时这样的想法其实还是有一些超前的,因为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我能找到产品经理的工作。然而当时我其实一无所有,我面前有两条路,在学校成绩不错每年都拿奖学金的我,可以轻松的保研,当然我也可以选择放弃保研选择工作。关于这件事情,我和老爸产生了一些分歧,很庆幸的是我和老爸从来都不会固执地一意孤行,我们都试图用我们各自了解到的东西来说服对方。当然,老爸讲的也有道理,他是传统金融行业的人,在他们这个行业,甚至上社会上绝大多数的行业,读研甚至是出国之后,可以选择的路多很多,对于后续的晋升,也显得更加从容和顺畅。

但是,我当时其实比较明确自己想要进入的就是互联网行业,而且做的是非开发的职位,读研对于我来说,收益产出比实在是不划算,读研花费两年,其实最终入职的职级等的优势仅仅相当于领先本科生半年到一年。其他方面例如面试之类的基本也是无差别对待的。所以我认为,真的决定做产品了,坚信自己的能力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那读研绝对是不划算的。

事实证明,我很多读研的同学都后悔了。当我现在已经能在团队中扮演比较中坚力量的角色的时候,我那些读研的朋友,刚刚在寻求实习,而且,寻求的是和我一模一样的工作。

全力以赴的决心

既然决定了不读研,其实我相当于把我的后路斩断了。当然了,就算找工作失败,我还可以考研,其实也不能说得像是破釜沉舟之类的悲壮,但是着实逼了自己一把。

其实我很庆幸我面试的是腾讯,腾讯整体的面试给我的感觉真的很重视个人的能力和感觉,而不会一味地去追去你的项目多牛逼,你的学校多牛逼,或者一些其他的显而易见的硬性指标。这对于我来说其实是很利好的,因为拼经历和经验,我的实习和项目经验其实是相对单薄的。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很多时候也看在学校的社团经验等,来综合评判你这个人是不是靠谱,我在学校更多的也是玩一些兴趣社团,虽然玩得还有模有样,但是确实也乏善可陈。

于是我当时真正意识到,我需要重新来看到自己做过的所有的事情,社团也好,兴趣也好,项目经验也好。虽然没有太多的亮点,但是我要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是很有想法地在做这些事情,并且其实取得了一些看起来很出色的成果和创新。

我很庆幸当时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就算现在回过头去看,还是觉得当时的想法是比较前沿的,当时参加面试那种状态的自己,也是现在自己认同的状态。

面试腾讯有一个很好的点,就是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所以大多数学校中比较top的同学,都会参与其中,也使得整个面试的环境变得非常优秀,周围都是一群非常优秀的人。可以说,当时面试腾讯所认识的小伙伴,后来不一定都进入了腾讯(其实大部分都没进来),但是进入了各行各业,都成为了很有想法的人,我们的关系更紧密了,经常交流和碰撞,收获颇多。

对于我来说,其实也是幸运的,中间付出了多少努力不说,最后还是顺利地进入到了腾讯,从一个大学生,来到了另外一所属于所有产品新人的大学,结束了毕业找工作的这段旅程。

感谢这段旅程中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