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算真正提升自己
投资小弟还是抱大腿?
小弟和大腿差的很多的是他们的视野和眼光;
复盘一下之前的项目,其实很多项目能够帮助到自己赚到钱,还是大腿逻辑,有一个合适的大腿,本身把事情看得更加清楚,用一些资源置换入场,大概不会太差。但是对于没有大腿,或者自己本身就是大腿的项目,自己的视野和眼光就决定了这个项目的天花板了,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太多价值注入,就很容易让项目走向不太可控的方向。例如球馆的项目,其实合作的对方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大腿,他们的经验和眼光,其实只能聚焦在把一个存量的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球馆做好,并不是真正有经验把这个项目去做放大的成熟团队,而那时候本身我是抱着抱大腿的逻辑来投入资金的,这时候的资金盘量说实话也稍微超出他们本身的抗压范围了,造成的整体压力也就会更大。加上之前他们的项目经验其实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心态漂浮,也让这件事情后面的失败形成了更重的打击。
所以这个时候,其实事情的走向和眼光判断,是掌握在我自己手上的,我应该要更重的去做一些更勇敢的决策,取舍。只是那个时候,我其实也并不具备这样的胆量和经验,更多的鼓励和胆量的注入,把事情牵引到了更加难以修复的程度。到最后,也就只能让最终结果变成不要成为敌人而已,并没有办法带来多少增益。
包括新三板的项目,当时的合作伙伴其实不是大腿,大腿是他跟着的大佬。所以当时我的决策现在看其实是对的,我不希望我的合作伙伴做太多自己的想法注入,而是更多做一些跟随动作,这个时候,更多的决策其实还是来自于跟随的大腿,他对于这件事情的判断,有时候我们并没有那么懂,但是跟着,总比自己去想和去猜,来得失误更少一些。
大腿有时候可以帮助提升容错率;
JW兄前几天过来喝茶,闲聊。我和他说我的想法,在没有起飞之前,我觉得更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活着,避免跌落下去。他不是特别认可,但是前提是基于他觉得机会来临的时候,可能并不需要有任何太多的资源注入,甚至有可能机会和大腿本身就可以带来资源和资金。如果一定要自己投入很多资源去争取的,有时候其实就不是机会;
并且他的观点是,不用太害怕犯错,有时候大腿可以让犯错的容忍度高很多,甚至一些错误的决策,在普通人眼里是致命的,但是在大腿的视野里,也是可以完全轻松解决的。所以其实抱到对的大腿远比自己去千思熟虑来得更重要。
大腿是怎么来的,有时候甚至也不是因为看中你的啥,有时候可能就是志同道合。因为项目登门拜访的事情,以前他经常做,现在他觉得也不是那么必要,能争取的项目,有时候就不是好项目。好项目可能在有这个项目的时候,大佬们没有第一时间想到你,大概率就已经给了别人,你也抢不了的了。所以很重要的前置准备其实是两个:一是平常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专业度和做事品格;二是增强交际,多聊多探索一些潜在机会,增加和大佬们的能力输出和互相认同感的灌输;
这里可能对于工程类的项目,很强资源导向的项目就是这样,对于互联网的项目,还不一定,但是互联网也肯定有大腿逻辑,增加社交交际和能力输出,确实是现在这个阶段,可以坚持做,有益无害的事情;
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
毕业三年定下的目标,三年买车,五年买房,早就已经实现了;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w;
现在回过头去看,有一些当时非常看重的事情,现在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例如同学们相互之间的认可,拥有一份大家羡慕的工作,在互联网企业里面获得一个不错的上升速度,成为同龄人里面职位相对较高的那一批人。这些,在目前看来,都在逐渐的优先级降低。
例如现在,可能相对于一个组长职位,我更看重工作是不是能给我带来更多有资源的信息,能够给我一个相对灵活的业余时间空间,可以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许是娱乐,也许是事业提升有帮助的事情;车子,房子,似乎是上一个阶段很能证明自己的东西,但是真正实现了,其实发现也并没有那么重要,现在想要置换的动力也不是那么强,似乎是一个能用就行的东西。
下一个阶段其实是在想,如何可以做事业而不是短期项目;这个错误的认知也带来了对于一些项目的误判;
之前一直会觉得,一件事情可以为后面带来长久的收益,才是一件值得更多投入的事情,例如之前会是这样判断球馆的生意的。觉得它是一个能产生固定现金流的工具,虽然收益并不大,但是似乎是稳定可靠的。但是实际上最后会发现,高投入低收益率不一定意味着低风险,相反,有时候这样的东西要不风险很低,但是风险一旦来临,就是致命的,而且它能带来的收益的可能性预期可能远远不及它的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换一个角度去想,短期项目其实本身如果能带来收益,现金本身也是有各种方式可以换成现金流,例如大额存单,年金本身都是方式和工具,所以只有现金没有现金流似乎并不是一件很难解决的事情。但是相反,想要单纯通过项目一步解决现金流的问题,就会造成对于风险和收益比例评估的过分忽略,太过于忽略本身风险存在的部分,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球馆并不是一个好生意的原因,更多在于它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他预期可能获得的收益,其实是不成正比的,投入过多,而回报过少了。所以对于第二个球馆项目来说,我控制了投入规模来做尝试,本质上也是希望在有限风险里面来做更多的探索。毕竟之前还有一些未做尝试的想法,但是不想让这一条路径断掉。但是控制投入就是非常必要了的,当然也是前面的项目给到我的一个很好的敲门砖,要是没有前面的项目,这次的投入也就没有办法来得那么顺理成章,也没有办法为他注入价值,也算是幸运。
所以在这个阶段,考虑项目会更多考虑它是否是能带来利益的空间足够大,并且风险足够可控的,低投入,高预期回报的事情,可能是这个阶段更愿意做的事情。其实这是一种赌博,最近在玩德州的时候也会发现,有一些冒险,就算风险足够低,但是还是有风险,例如现在手头只有100w的情况下,拿到一手aa,从概率的角度,肯定是会尽可能达到all in的,但是这时候也是可能会有容错的风险。但是如果这时候手头有100w分成10次游戏,每次就算10w全输,那也不意味着全部失败,还可以继续,但是赢下来的回报无疑也是足够可观的。
也许阶级越迁的方式,就是需要用接近all in的方式,去冒一个不小的风险,来博一个不小的底池,但是对于稳步的成长,可能更多是的用分摊的方式,分别做冒险的事情,用有限的风险和相对优秀的风险赔率,来获得从大盘来看相对可控且风险更低的收益,这样才是稳赚。
深圳还是汕头?
之前一直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回汕头的问题。
后来在想,深圳和汕头的差别。是不是在深圳应该达到至少1-2个亿的财富水平,才能够达到自己想要接近的那个生活状态或目标,否则可能更适合回汕头。但是后来会更倾向于认为深圳其实更适合底层思维的生活,而真正让自己可以更佳从容享受更好的生活,反而应该回汕头。结论从「混不好就回汕头」变成了「混得足够好才回汕头」;
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教育的方面
深圳似乎并不是一个教育的好选择,我考虑教育主要会考虑自己的水平所能达到的水位,大概可以做到什么档次。在深圳,一方面是普遍家长水平很高,因此小孩子本身竞争会变得异常激烈;另一方面深圳的教育资源是相对匮乏的,所以带来了严重低于平均水平的升学率和教育资源;这两者一正一反,让这里的整体教育环境更加学上加霜。但是对于小孩子而且,我的理解是,其实本身并不需要多么尖端的教育,在这其中更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性格的形成,一个是人格的建立,所以健康快乐的生长条件,配合相对不太畸形的周边环境,就完全足够了。并且这个过程中,相对从容的选择权,比较不容易造成一些性格上的缺憾,例如可能对于同学大部分的业余兴趣,类比于小时候的玩具,小人书,太过于拘谨可能会因为金钱的压力导致难以承受,那这就很难让小孩子那么健康的成长,相对从容一些,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做选择,很多时候小孩子的选择也会变得更加追求本心,更多追求实际需求和快乐程度。在这一点上,深圳这方面无疑是压力大的多的,见的世面更广,无疑需要更强的实力支撑,但是对于小孩子而言,他是没有绝对实力的判断能力的,他可能会在无形的攀比中认为很多东西都是顺利成章,但是太多的拒绝可能就会造成一些扭曲心理,过分在意,这无疑是不利于性格塑造的。
并且,从深圳目前的教育来看,最高端的操作方式应该是从国外输送,要不就是往国外或者境外的高校输送,要不就是用一个国外的身份来做跳板,用相对低的门槛进入国内的高校。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似乎可以通过高才去香港生育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小孩子出生之后就具备香港永居的身份了,到时候在这边参加高考,还是往海外高校输送,也就变得相对多一些选择,也不影响常规路径下的正常升学,这个条件前提下,送到汕头接受教育还是留在深圳,似乎就更加区别不大了。
医疗方面
之前应该有一篇文章重点讲深圳在医疗方面的拉垮程度。我自己是这么看的,港大,最好水平的医生肯定是优先留在香港,那边收入、地位、科研环境都远超深圳;南方医科大这种,肯定都优先留广州了,逻辑类似,学校资源也在那边,倾斜的学术资源也远大于深圳。只有北大这种,又希望回到南方,或在南方发展的高端医生,才会考虑深圳北大医院,所以北大医院应该是深圳为数不多的不错的医院了,但是相比于广州还是差远了,甚至可能比不过汕头,汕头有汕头大学医学院这种,其实也挺不错的,算是粤东独树一帜的存在了。
生活环境
这个问题主要可能体现在住房上,深圳非常非常高昂的住房成本,确实也很劝退,买房的成本非常高,同样的成本在其他地方可能只是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就可以获得相同甚至更好的居住体验和其他配套(学位等);如果是租房,深圳的租房资源确实会远多于其他地方,但是成本也是非常非常高昂的,比其他城市相同条件下的房贷都远高于,而且租房也是属于纯支出项目而非资产项目了。所以从这个条件来看,最大制约其实是住房成本。除了住房成本之外,其他也会有一些隐性的成本支出,例如交通,相对高昂的其他活动成本(健身、运动、娱乐等)
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考虑,深圳都是不占优势的。所以似乎得到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太会在深圳继续待太久,肯定是会有一个时间点回到汕头发展。所以问题就变成这个时间点是什么时间,以及它的处罚因素是什么的问题了。这个是接下来需要重点想清楚的问题。